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29日在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關鍵字行銷核工作會議上透露,國資委2014年將加強企業的各類考核,對考核不達標、長期虧損、安全生產不達標等“不在狀態”的中央企業,將嚴格處治。(12月29日,新華網)
  十八屆三中全會一開完,國企去行政化就提上了日程,民眾普遍的理解是:國企領導不能既烤肉當官,又多拿錢,畢竟相比動輒年薪上百萬的國企領導,部委領導的年薪也就十幾萬嘛。
  2014年,國資委決定要對“長期不在狀態”的國企嚴懲,可以理解為“去行政化”的深入,過去的國企領導身兼官員和經營者雙重身份,企業治理經營得了低分或不及格,不是還有當官的得分來抹平嘛,即便把好端端、資源無比優厚的國企拖入“長期虧損狀態”,不是還可以調走嘛,反正都是國家幹部,大不了調到政府部門做專職官員,損西裝外套失的是國企,個人依然毫髮無損。
  嚴懲“長期不在狀態”的國企,肯定要拿國企領導開刀,說白了就是把國企領導的定位集中到企業經營者身份上,唯有這麼理解,讓“長期虧損”的國企領導承擔連帶責任,才能來得天經地義,否則國企領導會說“我沒把企業經營好,但員工還算穩定,政治褐藻醣膠任務總能超額完成,沒有功勞總有苦勞吧”,你能拿他怎麼樣?
  嚴懲“長期不在狀態”的國企天經地義,但何不更進一步,由市場來全部或部分的嚴懲“長期不在狀態”的國企?你看啊,除了那些不能完全放由市場競爭關係國際民生的少數國企,產能過剩、長期虧損、安支票貼現全生產事件頻發、節能環保不合格,真要是完全把自己交給市場求生存的企業,這樣的情況下,還能活嗎?再看那些沒有政府後臺的中小民企,長期虧損意味著什麼?賠上身家不說,有的連性命都沒了,這麼說,不是要“長期不在狀態”的國企領導要死要活,而是說既然你做到了國企領導的位置上,就要充分參與市場競爭,殫精竭慮帶領員工在沒有回頭路的市場上謀求生存和發展,別想著這個那個退路或曲徑通幽。
 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,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。市場的本質是優勝劣汰,國企也要充分參與市場競爭,在資源政策人才皆占優勢的情況下,國企都能長期虧損,那就不是天災,而是人禍了,既然長期虧損了,也要按市場的法則辦,除特殊的情況,該關門的關門,該免職的免職,該降薪的降薪,該開除的開除。那麼,如果不遵循市場游戲規則,用純粹行政方式嚴懲被市場打敗或淘汰的國企,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?會不會導致名義上的嚴懲實際上的“保護”呢?官場上的嚴懲那名堂多著呢,而市場上的嚴懲則是毫不講情面只看結果的。
  國企“長期不在狀態”被嚴懲,是“去行政化”路線圖的重要一環,但如果純粹用行政方式嚴懲而罔顧市場規則,會不會導致“明懲實保”的結果?所以說,嚴懲誰,怎麼嚴懲,還不如交給市場來裁決。
  文/程振偉  (原標題:嚴懲“不在狀態”國企不如交給市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d31jdbas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