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中新網1月7日電 《玩偶之家》誕生於1879年,是挪威戲劇大師易卜生的代表作之一,2014的1月14日至29日期間,國家大劇院將《玩偶之家》作為首部自製小劇場話劇,以紀念其中國首演百年,屆時由王斑、曹穎分別飾演海爾茂和娜拉,再次探討易劇的價值與魅力。
  《玩偶之家》講述女主角娜拉在偽造簽名事件敗露後,看到了丈夫海爾茂對於自己態度的轉變,最終決定離開丈夫尋找新的生活。在劇本完成三十多年後的1914年,中國第一個話劇社團春柳社便將《玩偶之家》搬上舞臺,這對於中國戲劇的發展,乃至思想解放都有著重要的意義。
  在135年後的今日,《玩偶之家》的存在意義不只因為婦女解放,正如《哈姆雷特》的魅力並不止於復仇。它的經典在於它揭示了永恆的問題,當人的本質被暴露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如何發展。我們不能簡單粗暴的定義《玩偶之家》的女權主義和家庭出逃,易卜生曾形容自己更多是一個詩人,並非一般認為的社會哲學家,“我甚至連女權究竟是什麼也不清楚”。他所專註的不是女權男權的問題,而是人本身,女人男人作為“人”的權利,他更多的是在梳理關係與情感。
  需要清楚認識到的是,娜拉並非劇情簡介中所形容的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女人,她似乎是一個單純的“泥娃娃”,他的丈夫海爾茂乃至其他人也的確把她看作一個泥娃娃。然而事實上,她有足夠的膽量去偽造簽名,也有足夠的堅韌去還清欠款,和阮克大夫的關係則頗有曖昧。娜拉並不像《大雷雨》中的卡傑林娜,是被損害的悲劇性的人物。她的虛榮、任性,使得人物性格更為豐富,她是多面的、複雜的,並非簡單的扮無辜或賣弄風情所能表現。這也是她最終的離家出走顯得順理成章:她有足夠的能力和堅強支持她走出去。
  男主角海爾茂也並非常規意義上的“壞人”,他甚至是一個難得的有著高道德標準的好人,不僅勤奮工作,生活中也儘量節儉,為避免陷入債務而從不借錢。然而嚴謹剋制的他實在不符合浪漫主義男主角的標準,太像那個“裝在套子里的人”,不能說他在危機時的表現不對,但實在缺少英雄氣概,至少不是娜拉所期盼的那個為愛放棄一切的羅密歐。
  海爾茂不是娜拉所幻想的痴情男主,娜拉也不是海爾茂期盼的賢妻良母。借款事件作為一個危機突襲了這對夫妻的關係。長時間被人們津津樂道的“娜拉的走出去”實際上正是這種虛假關係的破滅,走出的是婚姻的不真實性,追求理性與精神自由。至於走出去之後呢?易卜生不負責去解答問題,唯有觀眾一次次的閱讀、觀看與自省。  (原標題:《玩偶之家》將登國家大劇院 由王斑、曹穎主演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d31jdbas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